裕廊创新区JID

所属专辑   全球案例新库

文件个数6个文件

1.1    概述

2016年新加坡政府提出设立裕廊创新区项目,由裕廊集团3负责总体规划和开发。裕廊创新区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包括南洋理工大学、洁净科技园、峇哈、布林、登加5大区域,其中洁净科技园和峇哈是先进制造业的研发和培训基地,布林是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工业园区,登加是面向未来的预留发展区。

裕廊创新区将是新加坡首个以先进制造业为主题的创新区,并将企业、学术机构、研发、实验室等等创新要素聚集融合,以支持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制造商、技术提供商、研究人员和教育机构的生态系统。

JID 的关键主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先进制造生态系统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工业区蓬勃发展的产学合作之家

项目于2022年动工,整个园区将在20年内分阶段建设,建成后预计可提供9.5万个新工作岗位。此外,政府率先为裕廊创新区开辟地下空间,把有污染或有噪音的工业区移到地下,腾出更多的地面空间。

1.2    背景——新加坡西区:打造面向未来的制造业中心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加坡西部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2022年发布的《梦想之地:长期规划审查2021》(Space for Our DreamsLong-Term Plan Review 2021),新加坡西部地区以体验未来的工作方式为亮点,将打造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制造业中心。

它拥有3个新的就业区:裕廊湖区(Jurong Lake District)、裕廊创新区(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以及大士港口(TuasTerminal)。其中,裕廊创新区被定位为西部制造业带的中心地区,区别于以传统工业生产为主的裕廊工业区,它将被打造为一站式、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枢纽地区,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城市实验室,描绘更加智慧和可持续的未来城市蓝图。


新加坡主要就业区分布 来源:www.ura.gov.sg

 

1.3    经验与启示: 

1.3.1   采用了一级政府统一规划,专业化分工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模式 

多方协同的政企齐心。裕廊创新区的开发采用了一级政府统一规划,专业化分工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模式。由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负责总体规划,由裕廊集团负责开发建设;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在全球多个城市设有海外办事处,负责裕廊创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在裕廊创新区内设立了先进再制造与技术中心、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和国家计量中心等机构,负责园区内企业的合作研发、技术协助、人员培训等工作。

通过经济发展局、科技研究局和企业发展局等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裕廊创新区吸引了众多自动化跨国企业和咨询机构设立跨领域实验室、科研中心或者先进制造业卓越中心,如现代汽车集团、西门子等。

 

1.3.2   发挥锚机构、龙头企业的双引擎带动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创新生态

裕廊创新区推动建设产学研紧密协同的创新共同体,发挥锚机构、龙头企业的双引擎带动作用,引入学术机构、技术供应企业、专业服务企业、先进制造企业、技术培训机构,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创新生态。园区能够承载从研发制作、原型化、测试到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整个制造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构想、创新和创造的港湾,可以将制造过程的不同环节集中在同一空间进行协作,使其成为创造新思想和试验创新解决方案的理想场所。

在研发方面,南洋理工大学是创新区的学术锚点,靠近大学的创业谷是专注于先进制造业、城市解决方案和工程的初创企业集聚区。众多新型研发机构(如新加坡创新学习中心等)和国家科研院所(先进再制造与技术中心、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和国家计量中心等)将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研发设施和服务,帮助企业开发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使其更具竞争力、成本效益和可持续性。

在技术供应方面,沙迪克、西门子、德马吉森、牧野、发那科等高科技企业将为创新区内的制造商提供增材制造、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工业4.0等一系列的技术选择和支持。

在未来智造方面,天使扑克牌、叶水福集团、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等企业在一套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解决方案的支持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碳排放,打造未来工厂,在园区内集聚形成未来工厂区。

在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方面,园区为人才进阶提供培训机会,例如面向毕业生的南洋理工大学裕廊集团的人才发展项目、面向职业人才的产业专家AHK工业4.0课程IndustrySpecialist AHK i40,由博世力士乐区域培训中心提供)等。

 


1.3.3   亲近自然的开放空间、高效便捷的绿色出行打造可持续的共享家园

亲近自然的开放空间。裕廊创新区将整合公园、沿街绿地、屋顶花园等绿色开放空间,形成区域内的绿色空间网络,绿化率达到30%以上。未来还将对裕廊生态公园进行改造,增设绿道、餐饮商店、游乐场和健身设施,打造亲子乐园;增设横跨泛岛高速公路(Pan-Island Expressway)的一座人行架空桥,使裕廊西社区居民能在15分钟内步行到达园区内的生态公园。

高效便捷的绿色出行。区域内规划了3MRT地铁线、9个地铁站,2026年预计将完成JS5JS6JW2MRT站点建设。未来,将形成由裕廊生态公园林荫道、空中走廊、公园连接线和环岛线构成的完整慢行绿道,其中约11公里的空中走廊将是一个无车区,串联了园区的捷运站、公交车站,并接入区域内的慢行网络。


 

1.3.4   打造新加坡最大的新技术试验场、生活实验室

裕廊创新区是新加坡最大的新技术试验场,如5G、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都在这里试验。未来这里将建设新加坡首个地下区域物流网络,由无人驾驶车高效运输货物,不影响地面的商务办公等活动。

将智慧技术融入日常功能和基础设施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社会和经济水平的生产力和效率。 

1.3.5   多元的空间供应、15%的白色用途用地,最大化适应弹性、复合的创新和产业需求

裕廊创新区以产业2类用地和商务园区用地为主,涵盖了工业厂房、实验室、办公楼以及配套设施等多元功能,能够最大化适应弹性、复合的创新和产业需求。

高效复合的产业空间。标杆项目布林广场能够容纳从研发和原型制造到生产和销售的全套业务和总部功能,并结合智慧化的自动运输系统、高效链接园区的综合物流网络,实现空间的可达性和连通性。


 

1.3.6   人流/物流的交通新范式

JID建造了全长11公里的天空走廊,天空走廊将是一个无车区,让人们可以步行、骑自行车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JID的任何地点——因为它的连通性非常好,与地铁站、巴士站、外部自行车网络、环岛路线和国家公园都无缝衔接。


JID 将拥有新加坡首个用于自动化重型运输车辆的地下网络。地下网络可以在不影响地面商业活动的情况下,高效运输货物。特别是通过将较重的车辆引导到地下,为社区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环境。


1.3.7   产城融合的典范,配套规划登加新住宅区

JID在一开始就充分考虑到了产城融合,开发区域旁边的登加新住宅区共规划了42,000 套新房屋,超过 70% (30,000 个住房单元)是组屋,其余12,000 个将为私人住宅,并规划了教育等设施,让居者有其屋,自然有恒产恒心。



1.4    参考文献

新加坡裕廊创新区:更智慧、强弹性、全链条的未来智造社区

https://mp.weixin.qq.com/s/IuWfPvBfZQPjNAhlA-B_XA

新加坡首个先进制造创新区:裕廊创新区JID

https://mp.weixin.qq.com/s/oc5B5dC_alTD8zMHq7J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