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道设计导则

所属专辑   全球报告精选

文件个数8个文件

街道是好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该有什么样的街道?《导则》确定了“安全、绿色、活力、智慧”四大导向。

“一条理想的街道,不仅仅是允许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有助于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印象,有助于推动环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城市魅力和激发城市活力。”未来的街道会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善?节选《导则》中的部分内容,看看能否满足你的期待↓

图片

这是你的街道不,这是我们的街道《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首要的目标是带领大家重新认识我们的城市和街道。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街道日益被赋予多重角色。

《导则》并非仅面向规划师或设计师,更是意在统筹协调各类相关要素,促成所有相关方的通力合作。即让所有与街道相关的管理者、设计师、沿线业主与市民等群体,明确街道的概念和基本设计要求,达成进而使全社会形成对街道的理解与共识。结合上海实际,《导则》提出了街道设计的理念、方法、技术和评价四个方面的转变,并围绕“四个转变”制定了街道设计的目标和导引。

1、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图片

应用系统方法对慢行交通、静态交通、机动车交通和沿街活动进行统筹考虑。

2、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

图片

实现街道的整体塑造,对道路红线内外进行统筹,对管控的范畴和内容进行拓展,将设计范围从红线内部拓展到红线以外的沿街空间,将关注对象从单纯路面拓展到包括两侧界面的街道空间整体。

3、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

图片

突出街道的人文特征,对市政设施、景观环境、沿街建筑、历史风貌等要素进行有机整合。

4、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

图片

需要重视街道的公共场所功能,促进街区活力、提升环境品质的功能。重视街道作为城市人文记忆载体,以及促进经济繁荣的作用。

街道,让城市更美好

《导则》重点对街道空间内与人的活动相关的要素进行设计引导,包括:主要功能设施、步行与活动空间、附属功能设施以及沿街建筑界面这四大类型。

交通功能设施

图片

步行与活动空间

图片

附属功能设施

图片

沿街建筑界面

图片

我们的目标是:“安全、绿色、活力、智慧”的街道安全街道

☆交通有序是安全街道的第一个目标。《导则》提出,对速度差异较大的主体,进行适度分离,包括车速较快的道路将车辆和路侧的非机动车及行人进行分离。此外,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空间也应通过高差等措施进行区分。

☆慢行优先是安全街道的第二个目标。《导则》提出,要合理控制机动车道规模,增加慢行空间。如:对于机动车流量较小的社区道路,可以采用较窄的机非混行车道以留出更多步行空间,或建设为共享街道以来集约空间、控制车速;机动车流量不大的商业街道以及以慢行交通为主的支路可建设为共享街道。

☆步行有道是安全街道的第三个目标。《导则》提出,应对人行道进行分区,形成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沿街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时,鼓励开放退界空间,与红线内人行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空间。

☆过街安全是安全街道的第四个目标。《导则》提出,要求提供直接、便利的过街可能,要求交叉口即便在设置人行天桥及过街地道的情况下,也应设置平面过街设施,人流集中路段应设置路中过街设施。

图片

(图:淮海中路与黄陂南路交叉口的人行横道)

人行横道应与步行通行区对齐,宽度大于步行通行区。其路口标识和信号设置应为直行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保障。

☆骑行顺畅是安全街道的第五个目标。需要确保骑行网络完整、连续和便捷。尽量避免设置禁非道路。禁非道路周边200米范围内应有满足服务要求的非机动车通道,并提供清晰的导引系统。

图片

(图:后置机动车停车区)

《导则》中特地提到给非机动车的路权保障:车流量较大的道路应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进行硬质隔离;鼓励单车道支路在路口后置机动车停车区,扩大非机动车停车区;鼓励设置非机动车道路。

图片

(图:公交车站优化建议)

临非机动车道设置公交车站时,应通过合理设计、铺装和标识等,协调进站车辆、非机动交通、候车及上下车乘客的冲突。

☆设施可靠是安全街道的第六个目标。《导则》指出,进入步行空间的交通标志牌、店招等各类设施净空应大于2.5米,避免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人行道铺装应满足防滑要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绿色街道

☆绿色街道的第一个目标是资源节约。在满足交通、景观与活动功能需求前提下,适当缩窄道路红线宽度、适当缩小交叉口红线半径,集约节约用地。街道空间有限时,可利用路侧设施形成多功能带,满足行道树种植、非机动车停放、商业和休憩活动、停车带设置等需求。

☆绿色街道第二个目标在于绿色出行。在空间保障优先级排序中,应将步行通行排在首位,其次是公共交通,再次是非机动车通行。

图片

(图:空间分配优先级排序)

☆绿色街道第三个目标在于生态种植。《导则》指出,景观休闲街道、宽度超过20米和界面连续度较低的各类街道宜形成林荫道,种植间距以6米至8米为宜。

图片

(图:林荫道宜采用落叶乔木,夏季能够提供遮阴,落叶后冬季阳光可以照入街道空间)

宽度小于20米且沿街建筑界面连续的街道,可采用较高密度种植中小型树木,或采用较大的种植间距种植高大乔木,减少对沿街建筑的遮挡,并释放人行道通行空间。

☆绿色街道第四个目标在于绿色技术。海绵街道方面,人行道鼓励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鼓励沿街设置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对雨水进行调蓄、净化与利用。

街道建设应采用绿色的施工工艺核技术,如应用吸收分解汽车尾气的路面材料,应用橡胶沥青路面、隔声板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街道设施鼓励采用耐久、可回收的材料,不建议广泛采用环境耐候性较差、难以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塑料。

图片

活力街道

☆活力街道的首要目标是功能复合,为各种活动的发生提供可能性。《导则》鼓励在街区、街坊和地块进行土地复合利用,形成水平与垂直功能混合,在相邻街坊和街坊内部的不同地块设置商业、办公、居住、文化、社区服务等不同使用功能。

图片

☆活力街道的第二个目标是活动舒适。沿路种植行道树,设置建筑挑檐、骑楼、雨棚,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挡雨。

图片

非交通性街道沿街应设置公共座椅及休憩节点,形成交流场所,鼓励行人驻留。在道路交叉口、轨道交通出入口等步行交通密集区域,鼓励设置公共地图、介绍标识、导向标识等。景观休闲街道宜设置跑步道与自行车专用骑行道,并提供相应路径指引设施与饮水设施。

图片

☆活力街道的第三个目标是空间宜人。街道应通过行道树、沿街建筑和围墙形成有序的空间界面。历史风貌街道新建建筑应与历史建筑的建造方式相协调,延续空间界面特征。

图片

☆活力街道的第四个目标是视觉丰富。《导则》建议,沿街建筑底部6米至9米以下部位应进行重点设计,提升设计品质。同时,建筑沿街立面底层设计应注重虚实结合,避免大面积实墙与高反光玻璃。

图片

(图:I类界面:门面完全打开的开放式店面;II类界面:视线可以直接看到室内的通透式玻璃橱窗;III类界面:设置商品布景的广告式玻璃橱窗;IV类界面:室内外的视觉被阻隔的不透实墙)

☆活力街道的第五个目标是风貌塑造。社区道路鼓励使用色叶树和花木,按照“一街一树”进行种植,强化内部街道的识别性。鼓励地面铺装、街道家具和其他环境设施设计艺术化,在街道中间设置公共艺术作品。

☆活力街道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历史传承。要统筹对144条风貌保护道路的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的保护,其中64条风貌保护道路红线不再拓宽,街道两侧建筑风格、尺度保持历史原貌,其余道路鼓励结合交通组织研究,保持现状空间尺度,恢复历史上的道路红线宽度。

智慧街道

《导则》中首先提出,需要对智慧街道进行设施整合,智能集约改造街道空间,优先保证道路基本功能。鼓励对现有设施进行智能改造,如公共电话亭、书报亭、公交车站等,改造率应达到60%。

图片

(图:智慧街道空间模式)

其次,智慧街道的目标还在于出行辅助。如提升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水平、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公交信息发布、由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供周边租赁点信息及预约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