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walk Toronto Tomorrow 创新和发展总体规划(MIDP)

所属专辑   全球报告精选

文件个数20个文件

2019年6月,在几经延迟后,Sidewalk Labs终于发布了Toronto Tomorrow的创新发展总体计划(MIDP Sidewalk Labs Maste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这份MIDP虽被称为“草案”,但却是第一份阐述该公司对该地区愿景的官方宣传文件。它将由公共资助的组织Waterfront Toronto审查,并最终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由董事会和多伦多市议会投票。如果通过,Sidewalk希望在2021年之前,对第一块场地(Quayside)开始建设。

MIDP 共计1500页,厚厚的四个本子,作为一个起步区详细规划,完全可以指导具体建设,连未来几十年的道路断面设计演进和灵活的室内壁橱设计都已经考虑到了。

图片

总体规划草案中显示,目前Sidewalk将计划已经扩展为190英亩(77公顷)的“创新发展和经济加速区(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cceleration IDEA)”。其中,扩大范围包括开发一个占地近8公顷的Villiers Island工程,在这将为初创企业创建一个“城市创新园区”(Urban Innovation Campus)和一个新的Google加拿大总部。

Sidewalk Labs的首席执行官Dan Doctoroff在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此计划获得批准,Sidewalk Labs将在未来的20年内,花费13亿美元在多伦多建设这个未来社区。最终目标是到2040年创造大约44,000个工作岗位,每年43亿美元的税收收入和至少380亿美元的投资。

图片

起步区Quayside的效果图


1、交通

强调行人和慢性系统优先,这么冷的地方为了让行人出来还得把地面加热,一直坚持的六边形地砖及其技术体系不少下本;需要sidewalk出钱的轻轨LTR这次也重点强调;货运放到地下解放地面空间;还有通过无人驾驶、共享出行和MAAS服务减少私家车,动态路缘管理和停车定价,自适应交通信号灯,可调路灯等成熟技术概念也有延续。此外,还提出了邻里转运中心和解决最后一英里货运的智能集装箱。

图片

慢行优先的交通稳静交通 

图片

道路断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智能集装箱和地下运输管道

 

2、公共空间

强调滨水区近人尺度开放空间的精细化设计,这可以说是整个空间设计最为用力的部分。为了增加城市活力,人行空间不仅地面要加热融雪,建筑还要遮风挡雨;物联网的部署使公共城市家具实时在线,可以方便管理维护,还可以编程控制城市灯光投影秀。舒适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在于,尽可能延长人们在室外(尤其是寒冬)的活动时间,创造商业活力和商业价值。

 

图片

 

图片

公共空间设计和技术增加人们在室外的活动时间


3、住房和建筑

延续了高层木结构和模块化建造的技术思路;强调通过户型设计和建造技术照顾低收入人群的可支付性;灵活的低层空间可以适应从城市制造业到实验性零售到艺术、文化和社区等多样性的空间。

 

图片

低成本快速建造提供丰富的可支付住宅供给

 

4、可持续发展

这部分算是技术亮点,低碳、弹性、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主动需求管理的绿色建筑,清洁的热泵系统用于制冷和制热,旨在增加垃圾回收利用率的智能处理链,厌氧消化制造沼气,以及积极雨洪管理(也就是我们的海绵城市了)。

 热泵为主的清洁能源空调系统

图片

智能气动垃圾收集系统

图片

 主动雨洪管理

图片

创新的账单结构可以让客户有机会提前选择每月的能源预算

就像他们使用手机数据计划一样


5、数字创新

这部分相对于当初的设想也许尤其显得保守,篇幅不少而创新不多,但其实也算是将数字孪生的概念深化和具体了。遍布城市的集成传感设备变成了部署城市的USB接口(基础设施上安装考拉接口方便后期安装传感器等各种智能硬件),光纤入户和wifi覆盖都作为技术点了(这在我国一线城市的地产项目里都不好意思说了)。当然,也有些新的小想法,比如自带自动驾驶功能可回收的智能垃圾桶、用于人流计数的便携设备等。此外,数据安全和数据标准当然不可缺少,将城市数据分为四类详细探讨其开放和应用策略。

 

图片

公共服务

以15分钟步行生活圈(在最近国内的规划里很流行,也许是反向输出了)构建为核心,包括学校、托幼和医院等服务设施,药房和杂货店等生活设施,餐馆、商店和公园等休闲场所,最重要的是大量的工作机会。 

图片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对弱势群体的特别篇幅,比如通过穿戴设备和寻路信标等技术手段方便残疾人出行;应对社区养老的设施考虑,比如高度可调的水槽或游泳池。

 

图片

针对残障人士的可穿戴设备和信标


作为一个更为常规的城市设计成果,其起步区方案已经做到了建筑尺度,甚至个别交通节点内部都有了详细的设计,以说明其精细的思考。景观设计方面,连每公顷种多少颗树都有精确的考虑,并说明其对低碳、净化空气和减少雨洪风险的价值。

图片
图片

Quaydide的各种专项规划分析图


未来的ICT技术与未来城市空间规划的互动响应关系是个非常难回答的题目,需要对二者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当初sidewalk讲的无人驾驶对城市道路系统和用地形态的影响,算是非常好的思辨样板,也是整个故事的最大亮点之一。由于MIDP设计重点是小尺度的起步区,所以并没有突出原来强调的、更多体现在中观尺度的用地功能混合和去TOD化的路网结构,以至于总平面图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事实上,这次强调的轻轨线因素加入以后,TOD已经是必然的结果。虽然没有特别提TOD概念,但起步区的建设强度和传统的空间手法已经回归了设计师的日常经验。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出现了一个“生成式设计”工具,这往往是建筑师和规划师涉足智慧城市领域最容易想到点,也就是先把自己的工作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最近在国内流行的“小库”的功能也非常相似,包括生成路网、日照分析和建筑平面强排。基本逻辑是按地块基本规划要求自动生成若干方案供比选。

 

"这个设计工具没有为设计提供唯一答案,相反,它有助于人们根据不同的目标权衡利弊。例如,较小的公园和不规则的街道网格可以帮助减缓阵风,对多伦多这样的寒冷地区尤为重要。但从使用出发人们更需要大型公园以及较直的街道。哪种设计最好? 通过显示3D的可视化街道和每种决策对设计可能的影响,生成设计工具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使这些困难的决策过程可以变得公开、 透明、可理解。"这样看来,生成式设计工具的意义并非我们习惯的降低开发商的成本或者设计师的工作量,而纯粹是作为一种公众参与工具。

图片
图片

生成式设计工具

3

更重要的是,作为事实上的开发商,如何解释城市的经济发展动力和企业的回报是整个故事中最纠结的部分。一系列投资和政策措施将为多伦多带来创新产业集群和人才以及城市活力,甚至google新总部都可能在此落地。Sidewalk信誓旦旦要使多伦多成为未来高科技领域的领导者,这需要在发展模式上做真正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把流行的科技元素堆砌在一起。


Sidewalk原本的故事逻辑是以数据为主线串联起城市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完成城市运营的互联网和物联网化改造,最终占据城市的流量入口和数据资源,并通过城市各部门的市场化运营变现。但为了回应公众的质疑,MIDP不惜挥刀自宫,去掉了其核心的盈利能力,宣布“放弃不直接与公共利益相关的收入来源”,包括“数据商品化”和“寻求减税”。


数据运营并不是简单的采集和倒卖数据,而会作为未来城市的基本运行逻辑,融入城市的血脉。去掉了这个主线以后,方案变得平庸不说,这个失去了初心的项目能不能成立都成了问题。MIDP中提到,“科技从来不是Sidewalk的目标,只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工具”。但工具没了锋芒,真的目标也就不知何时实现了。当然,也许MIDP只是故意在弱化这些剧情以减少阻力,毕竟行文中基本的数据采集和应用接口都在,只是并没有像最初那样大肆渲染罢了。毕竟如果滨水区最终很遗憾地没有实现城市数据运营,恐怕北美在这轮城市革命中是会毫无悬念地落后于中国了。客观的说,这版MIDP的中提到的技术,已经完全和国内几个未来城市示范区的水平相当,而且国内项目无疑会遇到更小的阻力而更早落地。5G不是对手,乱花钱不是对手,漠视隐私也不是对手,你说你拿什么拼……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问题是,作为关注可实施性的规划,与之前的概念规划有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技术可行性。当初为了中标,并充分描绘未来愿景,提出的必然是一个相对远期的技术构想。如何与近期的实施相衔接,是所有未来城市项目面临的挑战,也是城市智能产品研发的难点所在。Sidewalk曾来中国与我们团队有过交流,并提出采购citygrid集成传感器用于滨水区的项目,也成为我们这个超前产品难得遇见的知音。我们也了解到其实很多概念规划里提出的技术都尚未出现,且还没有合适的技术和研发团队,真到落地的时候,如此庞大的技术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短期完成的。所以最终呈现一个成熟技术的拼盘也就不难理解了。


尤其令我感同身受的是,最近几个月在探索的智能基础设施,同样试图从底层改变城市的运行逻辑,但以大厂进行超前研发之困难,几乎必定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在技术研发层面,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去培育和鼓励城市创新,渐进式实现理想,而不是自己操刀研发一切,才是Sidewalk的核心任务。


在与Sidewalk的交流中还有个有趣的信息,就是他们觉得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很领先,并希望去阿里和一些项目学习。这跟国内大厂之间彼此羡慕互相抄袭最后殊途同归的套路非常相似。众人仰视的Siadewalk也不例外,事实上MIDP中相当多的内容都看起来像是从雄安等案例中“借鉴”过去的,这种抄来抄去分头改改也是一种迭代创新方法吧。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ExMzg3Nw==&mid=2247483826&idx=1&sn=875c1c5133f0843b1e42afa88d4681e6&chksm=ce5e43c8f929cade47d078e655b8beae4edae4bb9e53012536e3a7baf145eb50e99e6937cb1a&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yG7HBml10b1dHJykkCRlhQ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ExMzg3Nw==&mid=2247483784&idx=1&sn=24d834558bf80011682a103df697a6c6&chksm=ce5e43f2f929cae4d131e7020f256e31eb7c7cc0e76f1769a183bd212471a71302e7b3b28617&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ExMzg3Nw==&mid=2247483743&idx=1&sn=423c712eb841c5a223aab19385b3286b&chksm=ce5e4325f929ca33a4fc275bbec99546ce190006e02867341b742e8aacf16bd7c613f41e22ae&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cdvSBbFYjXksuJvr7REe-Q


节选翻译: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1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2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3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4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5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6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7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8

Sidewalk Labs《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节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