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英国媒体城

所属专辑   案例考察报告库

文件个数35个文件


区位:曼彻斯特市索尔福德码头

坐标53°28'27.26"N, 2°17'46.15"W

面积:约81公顷

科技企业数量:超过250

     定位:

英国的创意和数字化中心,欧洲第二大创意及数字化媒体中心,欧洲首个以发展创意、媒体及科技行业为目的建设的中心,全球首屈一指的数字媒体产业中心。 

      概述

英国媒体城所处的索尔福德码头,曾是曼彻斯特市典型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人口持续外流,持续改造计划也未挽回区域衰落的趋势。直至新千年,文化战略的实施为索尔福德码头发展带来了转机。

200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计划将整个制作渠道和生产线从伦敦搬到曼彻斯特。2004年,BBC在曼彻斯特18个竞争地中,最终选中了索尔福德码头。不仅是因为这是城区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区域已有成熟的住宅和商业配套。2007年,英国媒体城开工,2010年,BBC迁入5个部门。现在,英国媒体城已成为曼彻斯特商业中心、高端住区、休闲目的地,同时成为英国的文化新高地。

  •  城市先行

1985年的《索尔福德码头开发计划》提出了商业、办公、酒店、住宅等建设计划,市议会授予规划许可,为区域开发住宅、零售和公空间带来了保障。随后Multiplex影院、Copthorne酒店以及其他住宅相继建成,新城初具规模,但人气依然不足。

高档住宅开始聚集,以NV Buildings住宅为标志的索尔福德高端住区,成为曼彻斯特人的梦想家园。

  •  文化激活

1992年出台《劳瑞计划》,此计划希望通过文化设施的输入,形成旅游吸引力,从而快速聚集新城的人气。2000年,劳瑞艺术中心与步行桥于428日建成使用,伊丽莎白女王参加剪彩。开放首年,劳瑞艺术中心吸引超过100万人来到索尔福德码头,此后每年吸引85万人以上,为区域发展开启了新篇章。

劳瑞艺术中心建有剧院、画廊、展厅等功能空间,大大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剧场空间,不仅有丰富的演出活动,还能举办时尚发布会等文化活动。

  •  引入休闲

2001年,洛瑞奥特莱斯(曼彻斯特地区唯一的工厂直销购物中心)和水上运动中心开放运营,成为吸引游客的新引擎。

 

  •  树立地标

2002年,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开放。博物馆利用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来展现战争历史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它将自己定位于索尔福德码头的城市活动休闲中心,市民可在此举办宴会、party等活动。

 

  • 酷化环境

从桥梁设计到景观小品,英国媒体城通过艺术化设计来提升整体环境品质,从而与老城区鲜明对比,形成自身独特的吸引力。

 

  • 产业助推

2010年,BBC入驻索尔福德码头。BBC一改以往独自制作所有环节内容的习惯,开始将内容制作环节外包给一些独立公司制作。众多卫星公司围绕大牌企业聚拢,开放式的新媒体制作生态链逐步形成。

新城市、新环境给了BBC改变以往陈旧运营体制的机会,BBC跳脱原来的限制尝试新模式,办公场所的改变就是最直接的体现:过去伦敦总部的办公室不同部门彼此分隔,不干涉也不往来,而如今在媒体城的办公室看不到一面墙、一间办公室和一张办公桌,所有的空间完全开放,员工也都是流动的。

 

  • 产业可参与

英国媒体城面向企业和游客开设参观日。企业可以租用场地在此开展网络会议、产品和媒体发布会、活动展览等。而参观者则可以在此欣赏节目或者参与体验,感受新媒体产业的魅力。 

室外的公共空间是开放的节目拍摄场地,游客也可以随时进行观摩,这已成为媒体城一处亮丽的风景线。

 

  • 产学一体化

2011年,索尔福德大学在英国媒体城成立了自己的新校区,主要提供传媒、创意、表演、音乐等方面的课程,后续又开设了包括音频技术、新闻学、动画、电脑和视频游戏与数字广播技术等新课程,每年有近2000名学生入读。学校与BBCITV相邻,紧密合作,形成了学术研究与实践制作的良好互动。 

 

  • 城市活力场

英国媒体城的办公楼之间预留了开阔的集会广场,可为各种活动、媒体事件和大型集会提供场所。广场上设有双面电子屏及Led灯构成的大型装置,在展现数字媒体形象的同时,也方便为各种活动、媒体事件和大型集会提供场所。

 

 

参考

「黑天鹅」聚集的老码头:英国媒体城

https://mp.weixin.qq.com/s/rBDZxyMpubLAKtDY-l6K4Q

媒体产业集聚区——英国BBC媒体城

https://mp.weixin.qq.com/s/J3yWo9gvK9QZyc13towsdQ